AIP推进期刊上发表的一篇挑衅性的新论文声称,热带地区的臭氧孔比南极洲的臭氧大7倍,但其发现是高度合作的
AIP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挑衅性的新论文声称,热带地区的臭氧洞比南极洲的洞穴大七倍,但其发现极为争议。
臭氧(或三重氧)是地球平流层广泛存在的一种化合物,吸收了太阳的大部分有害紫外线辐射,称为UV-B。没有臭氧层,我们的星球上的生命将被严重暴露于可能损害DNA的能量光子上。
出于这个原因,科学家在1980年代初注意到南极洲上方的臭氧层中有一个迅速生长的孔,迅速发出了警报,请求政策制定者对此做些事情。科学家确定了许多负责臭氧耗竭的物质,并在1987年签署《蒙特利尔协议条约》,196个州和欧盟致力于淘汰这些化学物质。此后,南极上方的臭氧孔已经稳定下来,并开始显示闭合的迹象。
南极臭氧层的当前状态。 (信用:NASA臭氧手表)
在新论文中,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兼大学化学物理学研究主席Qing-bin Lu博士认为,南极臭氧洞的速度不及预期的速度,这表明另一种破坏臭氧的机制可能正在发挥作用。他将手指指向宇宙射线 – “高能质子和原子核几乎以光速在空间中移动” – 与平流层中含卤素的气体相互作用。卤素包括氯,氟,溴和碘。
查看数十年的大气数据并引用了许多先前的研究,LU还声称,低于热带地区高出14至21公里的平流层中的臭氧水平(以下描述)自1960年代以来就下降了约40%至70%赤道的下降,构成一个未被认可的臭氧孔。此外,它的区域要大得多。热带地区以红色突出显示。 (信用:KVDP / Wikimedia Commons)
LU确实指出,即使在赤道周围最薄的地方,热带地区的臭氧毯子仍然是南极上臭氧层的两倍,并且正在保护该地区数十亿居民免受有害UV-B的影响。此外,就像南极上方的臭氧孔一样,它显示出恢复的迹象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应该关注的是,这是他敦促的,特别是如果他关于宇宙射线耗尽臭氧的理论是正确的。
“热带地区占地球表面积的50%,这是世界人口约50%的所在地。热带地区的臭氧耗竭可能引起全球关注,”他写道。 “暴露于增强的紫外线水平可能会增加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发生率,削弱人类免疫系统,降低农业生产力,并对敏感的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。”
但是,LU的评估不包括主流共识。
兰开斯特大学的大气科学家保罗·杨(Paul Young)博士,臭氧耗竭的2022 WMO/UNEP科学评估的主要作者删除了这项新研究。
他说:“没有作者从宇宙射线或其他方面提议的电子驱动的’热带臭氧孔’。” “热带下层平流层中臭氧层的长期变化和逐年变化(向上约15-20 km)众所周知,这是人类驱动过程和自然驱动因素的结果。”利兹大学大气化学教授Martyn Chipperfield对此表示怀疑。
“令我惊讶的是,这项研究以目前的形式出版了。这项工作的结果将引起高度争议,我不相信它们是正确的……科学绝不应该仅仅取决于一项研究,而这项新工作需要仔细验证,然后才能被接受为事实。”
清陆博士认为,很快就驳斥了他的发现,认为这是不明智的。
他在一份声明中说:“目前的发现需要进一步仔细研究臭氧耗竭,紫外线辐射的变化,增加的癌症风险以及对热带地区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其他负面影响。”
原创文章,作者:小虾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sonekey.com/2812.html